第(2/3)页 李多鱼本想说不用的,没想对方手脚非常利索,已经放下了手里的鱼梭,快步往后山的方向去了。 他们那艘船的人奋战了一天一夜,也跟老陆一样,就捞了五筐的虾姑回来。 门口也有好几辆板车,有用来拉石头的,有用来运沙子的,还有一堆的碎石料。 可对活过两世的李多鱼来说,却有那么点不适应,毕竟前世的他,包括他儿子,在他儿媳妇那里,完全就没有半点地位可言。 一抓就是一整船,可没人喜欢吃,后来直接拉到养殖厂那边,当猪饲料去了。 李多鱼也只能说好。 “赶紧去烧个开水啊,连个开水都没有,我怎么给李主任泡茶啊。” 老陆黑着脸,嘴里骂骂咧咧的“抓个鬼啊。” 说起来村里人也很是没法理解,专门给人盖房子的老曹,自己住的却是一间很旧的石头房,连地板都是土地板。 要是敢这么说的话,估摸着离婚协议,当晚就给你打印好,第二天就带着孩子回娘家去。 老米笑道“大黄虾那么好抓的话,价格就不会那么贵了。” 听到一千平,抗台风,里面还要搞三十个池子,老曹不禁吸了口冷气,问道“你这个项目很大啊,在咱们岛建吗?” 要是多层的粘网,海虾被捕捞到时,往往缠的比较紧,不单不好解,死亡率也会高很多。 走了三十多米后,还回头跟李多鱼讲“稍等一下啊,很快就回来。” 比如拒绝别人这一块,陈文超就非常生硬,不行就是不行,经常跟渔民吵的面红耳赤。 走的时候,曹嫂并没有关门,从外面看进去,屋里面的光线很黑,放的全都是各种盖房子用的工具。 女人见到李多鱼后,一脸的笑容“唉,李主任,你是不是来找老曹的。” 老曹接着问道“你工厂图纸出来了吗?” 从村委出来后。 中国黄虾是有洄游习惯的,它们的繁殖季节在春季,产卵场在河口附近,水深在不超过十米的地方。 可实际上,老曹的家庭情况跟鱼贩子米老头家的情况很像,有两个儿子,两个女儿。 曹嫂唯唯诺诺的样子。 自己这边却因为没有亲虾,导致今年的养虾项目流产,那就相当尴尬了。 听到这话后,老曹皱眉起来,随后纠结了起来“多鱼,你这个厂着急吗?” “老曹啊,到后山去劈石头去了,你在这里稍等一下,我去后山叫一下他。” 五十多个地笼下去。 看到这幕的李多鱼不禁露出了微笑,这算不算发了一份工钱,请到了两个员工。 且这货出肉率非常低,辛辛苦苦掰出来的肉,还不够塞牙缝,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嫌弃。 而这两年老曹赚到的钱,跟米老头一样,几乎都补贴这两个儿子去了。 很显然,刘运和而他二堂哥李元光,并不是那种非常有经验的船老大。 李多鱼开门见山道“曹叔,你最近有没有空,我想请你帮我盖一个厂。” 老曹接着说道“如果要抗台风的话,普通的厂房顶,肯定是不行的,必须要铁架和铁柱子,要花不少钱,你可能要做好心理准备。” 不过捕虾用的粘网,最好是单层的,这样海虾的存活率比较高,且比较好解虾。 “没事,曹叔,您尽管用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的工艺,千万别在这上面给我省钱。” 米老头还是不肯“我一毛五收的话,到菜市场,最少也得三毛起,这玩意三毛也谁要啊。” 曹嫂也不敢回话,任何老曹说她,但心中却已经记下了,下次李多鱼来的时候,先泡茶再去找他。 李多鱼紧锁着眉,找了这些出海捕虾的渔民,把他们捕捞时间跟地点,全都一一问了个遍。 而像虾姑这种海鲜,壳上都是刺,扎手的很,不懂得门道的吃货,压根就无从下口。 陈文超苦着一张脸“不是很理想,今天大家抓到的虾都很少,很多都是那种小的剑虾(滑皮虾),鱼哥,你要的那种大黄虾没抓到多少。” 见他们都捕捞不到海虾,李多鱼也很是头大,不要到时候,老曹把养虾厂给盖起来了。 李多鱼说道“第一期厂房的话,要一千平,里面至少要有三十个养殖池,且要达到抗台风级别的。” “大概有多大?” 李多鱼刚到他们家时,老曹并没有在家,只有他爱人在门口那里补网。 老陆、刘运、赵家兄弟他们捕捞的区域,还是以前能捕捞到黄虾的地方。 “不用了,你赶紧忙去,我坐下午的客船就可以了,我等会还得跟曾大头说一下,他们家的房子暂时放到下半年盖了。” “最多一毛,真的不能再多了,我就当凑个数,现在这个季节,这东西没肉的,压根就没人要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