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07章 两难的境地-《重生于80年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样的情况若是一直持续下去,那带来的结果,将会是灾难性的,比如,地方上尾大不掉,......

    南唐财政手里没钱,那就搞不了统一规划,搞不了基建,养不了军队,救不了灾难,更发展不了科技、国防、教育和医疗,实现不了工业化。

    这些可都是关于南唐未来和安全的大事,哪一样离了钱也不能,哪一样也不能丢下。

    可你总不能让唐老板一直贴钱养着这里吧?那岂不是与他打下这里的目的,背道而驰?

    于是,在这种情况下,南唐进行了一系列财政方面的改革。

    也就是分税制改革,将“事权”下放,将“地权”、“财权”、“税权”全部上收。

    结果就是造成了,跟之前完全相反的一个结果。

    南唐总财政有钱了,州里的财政变穷了,郡里更穷,县里穷的只剩裤衩子了,而乡里,则是直接就穷的光腚了。

    就像之前的那封信里所说的,“乡镇财政长期处于赤字状态,而且每年的负债还在不断的累加,就算是不搞任何的建设,只应付上缴的税费、给人员发工资、支付银行的借款利息,每年入不敷出的缺口,都有上千万之巨。”

    当地乡镇财政无法维系,只能将这些负担转嫁到土地上和农民的头上,变成了各种名目繁多的杂费,借此来应对财政上的亏空和不足。

    另外还有一个环境因素,南唐这边的环境真不咋地,整个九十年代境内灾害频发,农民忙忙碌碌辛苦一年,很可能一场水灾,一年的收入就化为了泡影。

    关键这样的灾害,发生了还不是一次两次,一次就需要很多年才能缓过劲儿来。

    再一个原因就是,地方机构,人员臃肿,严重超编,他们可都是要靠财政供养的,当财政养不起的时候,可不就得从农民身上吸血补贴嘛。

    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市场和技术因素了,南唐的农民,到现在还都是小农经济,自动化水平低,也形不成规模,抗风险的能力自然就弱。

    恰逢这会儿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大跌,化肥、农药等成本却在上涨,这让收入本就不多的农民,经济上更是雪上加霜。

    就是以上这种种因素的累加作用之下,九十年代的农民,逐渐失落,对土地失去了希望了。

    其实像这种三农问题,并非一家一国独有,这是从农业化转向工业化,一个必然的进程和阶段,基本上所有工业化国家都经历过。
    第(2/3)页